2022年最后一個月,新的變化和期待正在發生。
“新十條”發布,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真正的大考剛剛開始。
2022年,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直面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對于廣大的市場主體來說,尤其考驗韌性,他們要應對的不只是個體的生存生活,還有一大群人乃至一個行業的永續發展。
我們從不缺乏穿越周期、向上而行的信心和勇氣,對于企業來說,“社會責任”就是他們面向未來的“錨點”。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扎根于不同領域的企業和企業家們逐風踏浪向前。
自2005年起,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創辦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一直致力于推動社會責任理念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見證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進化。
今年,是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的第18年。因為疫情原因,論壇改變了形式,以“致信心:責任驅動未來”為主題,攜手政產學研各方,進行了一系列的訪談和視頻分享。主辦方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也在迎接它的“成人禮”——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戰略,履責不再是負擔,而成為能力,助力企業走向更加可持續的未來。
責任驅動未來
也許有人會問,企業這一年面臨的不確定性已經夠多了,再談“社會責任”,能否為他們帶來實質性助力?
“社會責任關乎經濟社會影響和企業自身發展,不應當視為企業的負擔,也并非毫無回報的奉獻!笔龑萌珖䥇f經濟委員會主任、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對主辦方表示,從實踐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最終會以品牌形象、資本投資等形式獲得反哺。同時他還提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穩步推進,ESG理念勢必將成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動選擇,應注重理論探索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外部約束與內生驅動相結合,國際標準與中國特色相結合。
十三屆全國政協原副秘書長,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副主席郭軍和主辦方分享了2022年在貴州鄉村振興調研時的發現。他表示,許多公司在主動參與支農、助農、富農的經營活動中壯大了起來,甚至成為行業的龍頭,產生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溢出效應!皬谋粍拥街鲃,從自發到自覺,從功利到共益,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也是社會進步、企業發展的大趨勢”。在郭軍看來,企業履責有成本,但未必是負面的。未來不講社會責任的企業“活不好”“不好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對主辦方說,推動企業成為履行社會責任加強社會建設的重要主體,需要發揮企業推動教育科技人才發展重要主體作用,為現代化建設強化人才支撐;發揮企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要主體作用,帶動全社會加快實現老年友好、兒童友好、生育友好;發揮建設人民美好生活重要主體作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對主辦方表示,綠色低碳轉型中孕育著經濟增長新空間!皬奈覈臧l展態勢看,綠色低碳轉型正在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形成許多新的增長點,我國巨大的傳統產業綠色升級改造需求、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需求和綠色低碳消費需求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多樣化的發展機會。踐行綠色低碳理念、挖掘綠色低碳潛力、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既是企業肩負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巨大機遇!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于軍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對主辦方表示,市場主體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將商事制度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盤子,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大幅降低創業營商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等舉措,都深刻激發著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今年,我國登記在冊市場主體突破1.6億戶。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等要求,不斷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增強監管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持續深入推進市場準入制度改革,完善行業準營規則和市場主體退出制度,著力完善和落實企業幫扶政策,助力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為了給市場主體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政府在履責方面也在持續創新。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年輕的行政區,龍華區以實體經濟立區、制造業當家。深圳市龍華區區長雷衛華和主辦方分享了龍華區政府責任創新的成績單——2022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00家,智能制造能力達到國家最高級別企業數占全國近五分之一,數字經濟對產業發展的貢獻率超過50%。今年,該區近八成財政支出用于增進民生福祉,在鄉村振興方面,龍華區打造了全省首個消費幫扶特色街區,與對口幫扶地區共建產業園7個,牽引投資項目300多個。這一年,龍華區在“雙統籌”工作中,以“數字龍華,都市核心”貫穿“五位一體”高質量發展,實現了“雙勝利”,盡顯基層政府“履責擔當”。
責任不是負擔,是能力
的確,隨著企業履責進程的深入,企業社會責任的溢出效應越來越明顯。在諸多企業看來,社會責任不是負擔,而是一種機會、一種能力。
在卡塔爾世界杯賽場上,蒙牛為“中國制造”賺足眼球;在履責實踐上,蒙牛今年榮登“央企ESG·先鋒50指數”榜首。對于這樣的成績,蒙牛集團黨委副書記、執行總裁李鵬程對主辦方表示,ESG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一把手”工程,離不開科學的頂層設計。早在2019年蒙牛就制定了ESG發展戰略三年規劃,2022年推出“GREEN可持續發展戰略”,這一戰略涵蓋6大主流ESG評級超500條指標。在“雙碳目標”下,蒙牛還提出優于全行業的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的控制目標。
“踐行社會責任,需要堅持長期主義。我始終相信,一個企業要想走得更遠,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和踐行了社會責任,實現了社會價值!狈健醫療董事長、全棉時代創始人李建全和主辦方談到,穩健醫療始終堅持“社會價值優先于企業價值”原則,在積極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主動投身社會公益,承擔更多的責任。旗下生活方式品牌全棉時代,13年來堅持只用“棉”一種環保纖維,堅持舒適、健康、環保的產品理念,讓更多的用戶喜歡棉,更多企業一起用棉,帶動棉花產業可持續發展。
“2022年,我們對能源的認識又深刻一些。能源行業正在向現代能源體系的演變!睂Υ,國內大型綜合能源服務商新奧能源總裁吳曉菁對主辦方表示,新奧能源將ESG理念廣泛融入公司決策和業務運營,聚焦“安、能、碳、質”等所有行業共性需求,在助力產業智能升級、綠色低碳發展、安全生產等方面持續發力。截至2022年6月,新奧能源已打造66個低碳園區、899個低碳工廠,僅今年上半年就為客戶節約68萬余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0萬噸。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躍升到了78.2歲,正在邁向長壽時代。泰康保險集團2018年發起設立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致力于以公益力量應對老齡化挑戰。對此,泰康保險集團助理總裁、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應惟偉對主辦方表示,溢彩公益不只是簡單的捐贈,而是一個開放、共建、共享的平臺,帶動了高校智庫、社會組織、泰康員工志愿者等愛心力量廣泛參與,“向善路上的同行者越來越多,助力養老公益發展,這令我們更有信心。目前溢彩公益已在全國資助養老機構超280家,幫助超7萬老人享有健康生活!
“即便在不確定因素諸多的當下,企業社會責任也不是約束,而是推動企業全面發展,助力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能,是企業理應重視和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贝蟊娖嚰瘓F(中國)執行副總裁、公共事務與合資企業事務部負責人劉云峰博士對主辦方表示,2022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推動的“綠帶行動”公益林項目、“賦能未來”助學項目等多個公益項目均已完成年初規劃目標,創造了積極的社會公益價值。大眾汽車從2021年起的五年內,追加2億元人民幣,作為企業社會責任基金持續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企業只有將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到發展的戰略高度,才能不斷形成自洽創新、責任驅動的良好系統,不斷促進企業與社會的共同發展!盇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對主辦方表示,2022年是APP進入中國30周年,APP(中國)正式將ESG管理理念納入集團戰略,并發布了集團首份ESG報告。希望通過踐行ESG理念,持續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和綜合治理水平,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獲取更多能量,提升整體競爭力。
“一家好的企業應該是有韌性的,是能夠以更長遠的眼光來規劃自身的發展方向。社會履責絕對不應該是一個負擔,恰恰相反,是企業發展的機會!苯荼坊⒅袊碴P系與傳播執行副總裁王燕對主辦方說道。2014年,捷豹路虎中國成立“捷豹路虎中國青少年夢想基金”,專注于青少年成長與發展。在云南昭通發生6.5級地震后,捷豹路虎中國第一時間捐贈500萬元,支援希望小學重建。8年來,夢想基金聚焦創新素質教育、社會關愛、中英文化交流三大領域,累計投入近1億元,惠及超過60萬名青少年。
創新,助力責任成長
商業向善,科技向善。新發展格局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堅守社會責任初心和使命的同時,也在更多地關注社會創新,同時借助科技手段、專業力量,不斷創新企業履責的方式。
“互聯網公司肩負著科技向善的時代重任,在推動共同富裕方面能夠發揮獨特的優勢和作用!北本┛焓挚萍加邢薰靖笨偛盟捂面脤χ鬓k方表示,快手最在意的始終是對人的尊重、對勞動者和創造的尊重。近年來,快手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2021年,快手公益項目捐贈總額7570萬元,公益項目投入總時長21663小時,近5.6億個農產品訂單經由快手電商發往全國各地,超2000萬人從快手平臺獲得收入。
“數字技術是有溫度的,區塊鏈作為數字化轉型中的底層架構技術,始終貢獻著自己的科技力量!睔W科云鏈副總裁,歐科云鏈控股執行董事張超對主辦方表示,數字時代,科技企業要用技術創新去豐富和拓展社會責任邊界。歐科云鏈長期深耕區塊鏈大數據賽道,基于“區塊鏈+大數據”實踐,實現技術創新與社會責任的深度融合。僅2021年期間,其開發的“鏈上天眼”產品協助全國各地公安打擊博彩、傳銷、詐騙等各類新型網絡犯罪案件近百起。
循環可持續發展是寶馬集團的戰略核心。寶馬集團視環境為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因此在中國開展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項目-“BMW 美麗家園行動”!霸诼呢熯^程中,連接多方社會專業力量,創造的社會價值更大!睂汃R集團大中華區企業事務部副總裁孫瑋對主辦方說道。他以“BMW美麗家園行動”為例指出,調動政產學研各界力量參與其中意義重大。2021年,BMW在中國積極響應保護“生物多樣性”號召,在中國正式發布“BMW美麗家園行動”。此外,BMW通過各種創新路徑開展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包括BMW中國文化之旅、BMW兒童交通安全訓練營、BMW童悅之家等,受益人次突破1100萬。
“百威在發展自身業務的同時,一直積極回饋社區,將產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開創助農新模式,助力社區繁榮!卑偻袊髽I事務副總裁朱江柳和主辦方談到,百威中國的ESG工作圍繞氣候行動、守護水源、循環包裝、智慧農業等8個維度展開。其中2019年落地的百威中國青檸鄉村振興項目,累計幫助200多名貧困村民生產和銷售青檸近235000公斤,畝均收入增加約1500元。當地青壯年開始回流,有效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展開。
“我們通過和基金會合作,源源不斷將優質醫療資源輸送至最需要的地方,著力改善低收入地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卑⑺估抵袊笨偛、企業事務及市場準入部負責人黃彬對主辦方表示,阿斯利康深耕中國三十年,長期專注于民生領域的基層健康領域。2017年開始,阿斯利康參與支持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發起的“健康中國行”公益項目,以經濟欠發達偏遠地區的縣鄉級公立醫院為幫扶目標,提高基層醫護人員的醫療技術和服務能力,讓更多農村患者享受優質診療。
十八年,責任在行動
18年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見證和推動了“企業社會責任”這一舶來品,在中國的成長,從最直接的慈善捐款,到以專業、創新、多元的形式深化履責行動,每一年都有責任榜樣帶給我們鼓舞的力量。
綜合行業影響力、誠信守法、人本精神、綠色低碳、創新實踐、慈善公益等六個層面的表現,第十八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對過去一年中,在社會責任領域有積極探索的地方政府與企業精彩案例給予了肯定。
深圳市龍華區榮獲“2022地方政府責任創新”。榮獲“2022年度責任企業”的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京東集團、騰訊、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寶馬中國和華晨寶馬、百威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APP(中國)、捷豹路虎(中國)、阿斯利康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微眾銀行、中國飛鶴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深圳全棉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母公司穩健醫療)、唐山銀行、愛康集團、歐科云鏈。
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正在徐徐展開,讓我們以責任驅動未來,攜手開啟發展新格局。